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存货时,应当实施以下程序。
1、评估存货内部控制风险,确定审计范围和目标,存货审计的目标包括确认存货的存在性、完整性以及存货计价的正确性,注册会计师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内部控制系统,并评估其潜在风险。
2、实施存货的截止测试,注册会计师需要验证存货记录的截止日期是否正确,确保同一会计期间的收入与存货耗费相匹配,测试存货截止期的目的是防止被审计单位将本期应计入“生产成本”或“产品销售费用”的存货项目计入其他会计期。
3、进行存货数量的审计,注册会计师需要审核被审计单位的存货数量是否真实准确,这包括审查存货的入库记录、出库记录以及库存记录,确保这些记录准确无误并能够反映真实的存货数量,注册会计师还需要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以验证库存数量是否与记录相符。
4、进行存货价值的审计,注册会计师需要确认存货的价值计算是否正确,这包括审查存货的计价方法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以及存货的成本构成是否合理,还需要关注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否准确反映其当前的市场价值。
5、考虑存货的特殊因素,对于特殊行业的存货,注册会计师还需要考虑其特殊性,例如高科技行业的库存商品可能包含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还需要关注存货的保管情况,如是否存在损坏、失窃等情况。
6、撰写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注册会计师需要撰写审计报告,对存货的数量和价值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审计意见。
程序仅供参考,具体的审计程序可能会因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特点、内部控制状况以及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而有所不同,在实施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