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司注册地址和实际经营地址不一致时,起诉股东的具体流程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但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准备工作:收集有关公司的信息,包括其注册地址、实际经营地址、股东名单、公司的经营状况等,要收集有关证据,如合同、交易记录、通讯记录等,以证明股东的不当行为或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2、确定管辖法院:通常情况下,需要向被起诉股东所在地的基层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不知道股东的具体居住地,可以向公司注册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3、撰写起诉状:起诉状应明确列出诉求、事实、理由和证据,对于股东在公司注册地址和实际经营地址不一致的情况下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可以在起诉状中明确提出。
4、提交起诉状:将起诉状递交至管辖法院。
5、等待法院受理:法院在接到起诉状后,会进行审查,如果认为符合立案条件,会受理并通知当事人。
6、庭审:受理后,法院会安排庭审,在庭审中,双方可以就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进行辩论。

7、判决:庭审结束后,法院会根据事实和证据作出判决。
在整个过程中,如果发现股东利用公司注册地址与实际经营地址的不一致来逃避法律责任或者进行其他违法行为,可以在起诉状中明确提出,并提供相关证据。
步骤仅供参考,具体流程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建议。





